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49节 (第1/6页)

    一个在清朝的时候能在京城开设有商会,专门倒腾棒槌的家族,到了如今,彻底的没落。

    那些参田里的棒槌长势不错,但有啥用?

    园参的价格,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

    几人看过后,微微摇了摇头,再次进了张广才岭。

    从牡丹江稍微偏西北的方向走,对着的就是五常市,境内标有老兆位置还没探寻的地方,也就是张广才岭还有一些了。

    在离开牡丹江的时候,几人特意在城里买了不少绳子。

    吕律还在心心念念地惦记着老崖头那片爬满葛根藤的陡峭山崖。

    现在已经进入九月,也就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还能抬棒槌了。

    红榔头市已经过了,进入葱花市。

    在这段日子里,农场的事务,全都丢给了雷蒙一个人,一天到晚,忙得飞起来。

    鹿茸的割取、两次取蜂蜜,还有农场的建设维护,他每天cao心的琐事儿不少,时不时还要到工艺品加工厂去看一下。

    一年忙活下来,孔思仁领着一帮子人弄出了不少木雕工艺品,通过区政府联系外贸公司,出过三次货,生意不错。

    孔思仁还特意到桃山跑了一趟,从那里得到了国营桃山玉矿场的供应,将桃山玉的雕刻也做了起来。事情进展得很顺利。

    只有孟兆华和张顺安两人,还在领着一帮子人在努力的开采着松花石老坑的原石料子。

    吕律回来休息的时候去看过,加工厂的场地里,松花石的板材料子和奇石,那是弄回来四五十车了,都堆成了山。

    从老坑出来的松花石,因为有一层厚厚泥壳包裹,也有了赌石的成分,但在张顺安这个吕律现在都不知道是该称他为匠人师傅还是矿工把头的人把关,精挑细选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