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七章 徂徕之春(一) (第6/10页)
一时竟然痴了。 罗荣桓和刘一民共事日久,自然知道这伙计一定又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也不打扰他,拉着黎玉蹲到地下,看开了麦根。 一个老农挑着一担粪走了过来,远远地就见几个军人在自己的地边瞎捣鼓。他知道,这可能是八路军的官在看麦子的长势,也不惊扰他们,把粪桶放下,一瓢一瓢地舀粪浇在麦垄上。 一担粪浇完了,见几个八路军还在地里没走,老农就觉得奇怪,难道这些八路军想在这麦地里挖战壕打仗? 正常情况下,那个时候的农民见了军人都是躲不及。不过这八路军可不是外人,他们对乡亲们好着呢!所以,老农也不害怕,走过来想仔细看看几个八路军到底在干什么。 见老农过来,罗荣桓亲切地说:“老哥,你看今年的麦子长势怎么样?” 老农接口就说“好着哩!” 罗荣桓又问正常年景一亩能打多少斤? 老农说这地好,上肥料足的话能打二、三百斤。 刘一民此时正在想着他那个时代这徂徕山是著名的旅游景区,春暖花开的时候,红男绿女,游人众多,那是一种多么令人渴望的生活。正在畅想,就听见了罗荣桓和老农的对话,思绪也就拉了回来。 摇摇头,心里暗暗骂了一句该死的穿越,就走到罗荣桓跟前,听他和老农对话。 罗荣桓是我军政治工作代表人物,和老农一交谈,自然是越谈越深、越谈越亲切。一会儿功夫就谈到了地租重不重、能吃饱饭不能等问题。 刘一民听了一会儿,就插话问老农:“老乡,你家有几头牛。” 老农摇摇头:“我家是租种的地,牛也是东家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