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56节 (第1/7页)
不清楚出题人的意图,是答题的大忌。可是现在黎池他必须承认,他完全揣测不到出题人的心思。 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出这道题,就无法规避他的忌讳;不知道皇帝内心更倾向于谁做储君,也不能将那人身上的特质提炼出来进行作答…… 这些所有信息,黎池都不知道。 不过,黎池还是知道一点的。那就是通过贞文帝上位后这些年来的政令政策,可以看出贞文帝是一位颇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并不意味着他就仁和宽容,他还可能是杀伐果断的。又或者帝王心思莫测,两者皆有。 无法准确地猜测贞文帝的性格,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雄才大略的皇帝,必然不会喜欢别人拿他当庸人去糊弄。 或许黎池对贞文帝估计有误,但他决定将贞文帝假设成一位厌恶别人糊弄的皇帝。事实上,任何一位皇帝,都厌恶别人糊弄他,区别只在与皇帝本人是否能知道别人是在糊弄他。 所以,黎池将贞文帝假设成一位,厌恶别人糊弄、且能知道别人是否是在糊弄他的皇帝。 既然如此,那么写一篇中庸文章的想法就不可行了。 引经据典对皇帝歌功颂德,最后表示您乃千古一帝、您乃百世难遇的明君,关于储君的事,您乾坤独断即可! 这样的一篇中庸文章,黎池写得出来,且还能写的比大多数人都更加花团锦簇,准保能把皇帝夸上天。 但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行的。 既然贞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这种歌功颂德的文章怕是都听腻了,也或许他根本不喜欢听这样的歌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