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笼记 第347节 (第3/8页)
商私体系下的先发国家,具有先发优势。在其决定选择某项核心科技作为突破方向的时候,可以利用文化输出,掠夺后进国家相关方面人才。这种己方科研 3敌方科研-5的状态下,可以快速抢占关键产业的制高点,例如近古时代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太空。 二十世纪的时候,东亚南亚的人才成批成批被欧美吸纳。 天竺基本上是被吸干了,连渣滓都不剩,能留在印度本土的,只剩下不受重视的三流人才。 在东亚这边虽然可以保留大量二流人才,由于文化界拖后腿,留给国内的科研氛围也非常不好。 所有的大公司讨论科技,都在追求所谓“一流人才”。一再的舔,结果人家还是人往“高”处走。对部门能够留得住的“二流人才”,则是看不上,给其的资金和组织架构上非常苛刻。 哪怕国内有部分想做事的国企科研部门,对留下来的二流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努力搞科研。但是这是一个长周期的投入,在还未结果前就被外界拉来对比,斥责为低效、无能。 自主决策工业设计能力,这其实是指挥棒。指挥棒被别人用绳子牵来牵去,下面所有协调战略全部都是乱的。故近古时代欧美明明工业产值落后,却仍然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科技优势。 因为科研有自由度,最大的病在舆论场上的心态。不懂行,却想要显示自己关心,眼巴巴地和舔狗一样看着别人家构想概念,然后不把自家工匠作数,戴着指挥的白手套,拿着教棍瞎拨拉。 东亚在军事上保持了自主设计的权力,坚定不移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故,雷达、造船业,最终经过了漫长积累,攒出电子、电力、通讯技术,进而在民用市场撬开了口子。 至于天竺的光辉战机,指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