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笼记 第347节 (第2/8页)
不可能建立全套的现代工业体系滴!但是可以将工业链上那占据百分之九十五,技术难度不高、对工人技术积累难度不大的项目给本土化。 …… 在后进国家正常发展历程中,对已知晓科学技术的总筛选,是一项看起来很普通、没有任何奖项、最基础的工作,但这恰恰是能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 后进国家的起步,往往是工业基础水平很低。如何在短期内,利用外来援助、采购,建立一套最适合本国水平的工业化模式。这需要举国上下的学者进行调查、讨论,最终慎重设计。 例如近古世代的新华。面对外国援助项目,先跳过那些眼花缭乱,但自己无法掌握的科技,自行选择自己能造的坦克(59)、海军舰艇(猎潜艇)、喷气式战机(歼7)。 这些自用武备,很长时间都是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准。随后数十年,周边的势力诸如日韩甚至印度,都从外来发达国家买来高过自身一个代差的武备。 但是从基础上来做,有基础的好处,能够脚踏实地进步。 以至于进入信息时代后,周边那些拿着买来新武备的小国在先进了那么多年后,陡然发现了身边土鳖j20、055后,心里不平衡。 这些一直是跟在西方背后捡破烂的小国,一直以来认为自己科技水平比土鳖高,故觉得“自己上,自己也行”。跟着上马了五代战机、大型驱逐舰、超音速导弹等项目,甚至还想攒出航母,却发现基础不足,只能做ppt,高级点的是做个“心神”之类的航模。 这些小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落后了!他们才是基础薄弱的国家。 后进国家试图走工业化的过程中,保有独立自主设计、规划能力。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