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假议和,真备战 (第3/5页)
,咱们便能从容歼灭之了。” 郑成功的战略眼光确实了得,他所说的策略,也确实稳妥,属于稳扎稳打了。但问题是,那得是清军真的怂了,不敢打了。 不过,比起已经立下大功的郑成功,屋内的其他将领们就不是那么认可这件事了,都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他们来说,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有了那场大胜之后,鞑子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军功的代名词了。 这些新军将领可没有原本明军那种对鞑子深入骨髓的畏惧,他们原本都只是听说过鞑子很强,刀枪不入的。但经过这段时间和对方的较量之后,他们对那些说法,已经完全嗤之以鼻,压根不信,甚至还有一种发现真相之后的自信。 朱慈烺听着军中将领们的讨论,并没有着急盖棺定论,而是扭头看向了刚刚抵达凤阳城的史可法和周世显,道:“史阁部,此事你如何看,父皇在圣旨中也并没明示,和鞑清议和,我大明从未有过如此先例,而且军中诸位将官所言,也甚是有理啊!” 朱慈烺这个时候当然得装糊涂,这锅既然崇祯皇帝甩过来了,那朱慈烺就好好接着,不过他并不打算背上,这不是史可法史阁部来了吗,那就甩给他,正所谓“父子接力,可法背锅。” 史可法似乎早有准备,他丝毫没有犹豫,朝着朱慈烺和屋内的各级将领拱了拱手,然后便昂首挺胸道: “太子殿下说得不错,我大明从来就没有和鞑子议和的传统,如今不会,今后也不会。陛下的意思,其实是假装议和,然后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鞑子损失了数万兵马,元气大伤,必然不能再一战了,若是能借着议和的机会,使其松懈,一举击溃之,恢复河南山东,甚至是北直隶,便皆有可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