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227章 江南逋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江南逋赋 (第1/4页)

    安庆的陷落,对于革新军的战略意义极为重大,意味着通往南京的道路已经被扫平,且再无值得一战的对手。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晟反而不再着急,甚至都不愿意急切的去进攻南京。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原因也很简单,对于实力急剧膨胀的革新军而言,取江南可能并不困难,但是想要守住江南,将江南变成如同郧阳一般的根据之地,却显得十分困难。

    江南富庶,人人皆知,但是具体到整个大明的财政体系来看,仅仅占据全国十六分之一田土面积的江南八府,即苏松常镇应杭嘉湖等地,却贡献了足足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税粮,堪称大明朝的重要财税重地。

    但正因如此,也使得江南之地的治理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其中江南逋赋便是一个极为典型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大明朝财政日益枯竭与这一点也分不开关系。

    所谓的逋赋,即未出之赋,指未能按时按量缴纳的田赋。

    当然,江南逋赋本身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经与陈友谅和张士诚交锋,在经过十余年的鏖战后,终于击败了这两个对手,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对原来的陈友谅和张士诚统治区域存在一定的政策倾斜。

    就好比在课税方面,昔日的镇江府作为最早归附于朱元璋的地区,自然也得到了大量的优待,像税粮征收、蠲免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照顾,反之像苏松嘉湖等原属张士诚势力范围的江南核心区域,却长时间被施加重赋,形成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