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宋_第三百七十四章契丹秘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契丹秘辛 (第3/6页)

每收到大宋送来的岁币,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占到了天大的便宜,毕竟辽国的经济很脆弱,每年的财政收入连大宋的零头都不到,就像乡下的老农把菜挑到城里卖,突然发现这里的菜更好卖,多赚了几文钱高兴得几天睡不着觉。后来才发现,人家买菜回去就是喂猪的,自己压根就不想吃。

    大宋用军费千分一之不到的成本,换来了无数的太平美好发展空间,大宋也是国运正旺,又上了仁宗这个千古仁君,国内的形势一片大好!契丹每每看到这屈辱的岁币心中总是憋着一口恶气发不出来,当初他娘的哪个孙子签的儃渊之盟,要钱也不懂得多要一点,现在好了,找大宋要人家也不给,更痛苦的是辽国现在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同阿骨打当初的那支判若两军,这些只会鱼rou百姓,打仗?呵呵。

    打是打不过来了,只苦了这些为了民族还有国家抛家弃子隐姓埋名的忠良之士,他们不止一次提出回到故土,辽国却要他们继续隐性埋名,他也只能继续冒头掉脑袋的风险,扎根在这片乡土地,在清源娶妻生子。

    在清源娶也只能娶到汉人的女子,但是这么一来血统就不纯正了。所以当时辽国方面许多权贵是不愿叶力罕的父亲他们身上纹狼头的,就因为他们不配!

    事实上当初辽国派到大宋的细作探子并不只是叶力罕他爷爷一个,当年大批探子下江南,各州路道只要是关键的要地全部设点插桩,等级大体就按照地区的行政级别来划分,清源算是基层小据点,要是东京汴梁那不知还有多少暗探在蛰伏着,据说汴京的辽国会馆就是他们这些契丹细作的总部,这些契丹人就图日后烽火一点万火燎原,配合攻进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