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真说_第二百五十章 回回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回回炮 (第4/5页)

 很难观察真切。

    只见梁山阵后推出了八辆大车。

    几军士抱着一杆粗壮的柱子插在车板上预留的空洞里。

    然后将柱子下半截埋进土里。

    四根柱子将车的位置固定。

    车子上搭载的东西,张叔夜认识,看起来像是抛石机,但又没有绳索,反而是吊着一个巨大的石块。

    中国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的都是纯人力的抛石机。

    通过人力拉动绳索,绳索拉下杠杆,来抛掷石块。

    但是这种抛石机使用人力颇多。

    最重的十三梢抛石机,一共需要一两百人拉动。

    一直到宋元襄樊之战,由西域回回人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发明的配重式抛石机才在我国出现。

    这种抛石机也被称为回回炮。

    它用一条铁钩固定杠杆。

    只要在放炮时移开铁钩,配重高高落下,重力就会通过杠杆转化为石弹的动力。

    节省人力,也节省占地。

    这种结构并不复杂,难在思路。

    陆阳把思路提供给了汤隆,他便如获至宝,连续做出了三种不同大小的配重型抛石机。

    眼前这种是中型,配重达四千斤,用于投掷一百斤的石弹

    只需二十人就能拉动。

    杠杆长达五丈多,经试验,射程达到了一百七十步(宋代以左右脚各跨一次称为一步,一步为一点二米左右)。

    这个距离,城墙上的守卫如果有神臂弓,倒是可以够得到。

    可惜,弩箭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性,飞得太远就不好瞄准。

    所以宋军最少要在一百二十步内开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