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卷阅读1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2/4页)



    招待所专门的洗漱间里有自来水, 用起来特别方便。

    洗好了,鲁盼儿回来梳头发。

    她的头发打成辫子正好及腰,散开时还要更长,梳起来很费时间。

    杨瑾接过木梳, 一点点地帮她把头发梳通顺, “这头发可真好, 又黑又亮。”

    鲁盼儿轻轻摸了摸, “舍不得剪呢。”

    红旗九队那边结了婚的女人就不再梳辫子, 年纪大的在脑后挽一个发髻,而年轻人则是剪成齐耳的短发, 杨瑾是知道的,“留了十几年了,剪了是可惜,要么你还留着,不必管别人怎么说。”

    “就是再多留些时候,迟早也要剪的,总不能一直留着长辫子——只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大家剪的齐耳短发,”鲁盼儿纠结着,“还有,我发现上海很少有人留长辫子。”

    杨瑾并没有注意,但是他想了想,“上海轻工业在全国最有名,有很多纱厂,也许那里不让留长辫子吧。”

    “留着长辫子干活儿是有些碍事……”不过,鲁盼儿觉得上海姑娘并不完全因为这个理由才剪短发的。虽然才到上海没多久,她已经觉出来上海的女子很会打扮——乍看与并没有多特别的衣饰,可就是格外精致。

    在招待所吃了早饭,再到街上,鲁盼儿便特别留心看上海姑娘的头发——上海女子留短发的确特别多,都是齐耳的短发,但细看起来与红旗九队常见的还是不同:额前垂下几缕刘海儿,而两侧短发的发稍略带卷曲,只差这么一点点,效果却完全不一样,立即将人显得又美丽又精神。

    鲁盼儿立即就认定,这样的短发,自己梳了也会很漂亮。

    公交车站侯车的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