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9章 南方马的劣势 (第1/4页)
“击鼓!聚兵!” 灞上大营,偌大的校场上,随着大司马孙武的一声令下,沉闷而又充满肃杀之气的战鼓声,“咚咚咚”的响起。 三通鼓毕,身在营寨之中的吴军将士们,都闻声而至。 不管是在cao练的,还是在烧饭,或者是在午休的,听闻鼓声,都连忙穿戴好自己的衣甲,拿起武器,前往校场之上列队集结。 吴军上上下下,有着严格的编制划分。 一般说来,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 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 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 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 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 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已属中级军官。 值得一提的是,吴国的战时编组,是在平时编制的基础上,组建为大规模的作战部队,一般称为部曲制。 其具体编组的方法是:首先根据作战对象等各方面情况,确定总兵力,任命三军统帅(即大将、上将军,也泛称为大都督)。 在统帅之下,根据作战的需要和总兵力的多少,分设若干个将军(四副将、裨将军,也泛称为将军)。 每个将军统率苦干個部,部的长官称校尉,即一部一校。 每个部下设若干个曲,曲的长官称军候,即一曲一候。 曲以下即平对军队的编制,如步兵的千人(设二五百主)。 五百人(设五百主)、百人(设百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