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_第338章 附庸之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章 附庸之国 (第3/4页)

别人又岂能放过他们?

    道德观念、利益、人脉、迷信等等诸多因素充斥其中。

    在没有一路诸侯拥有压倒式的优势之前,道德与礼法构成了诸侯国的政治基本架构。

    但这个架构是脆弱的,常常因为利益冲突而遭到破坏!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诸侯国之间因相互兼和自身内讧而引发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就达395起之多。

    可以说春秋是一个充斥战乱的时代。

    有兼并,就必然会有战争、有杀伐,除了战争还会有内乱、有平叛,在这些战乱之中难免会有的诸侯要沦为阶下囚。

    如孙武口中的“晋惠公”。

    晋惠公在秦国的帮助之下继承爵位,继位后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秦国无信无义,激恼了秦国。

    于是秦穆公起兵伐晋,晋惠公亦发兵抵御。

    两军韩原一带激战,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生擒。

    好在晋惠公的meimei是秦穆公的夫人,正是她带着儿女以寻死的方式向穆公求情,使穆公心软。

    另一方面,晋国虽败,但国力尚在,晋人愿意割让晋河东之地与秦国讲和,请求换回晋惠公。

    最后秦穆公答应和谈,收取晋河东之地,让大舅子回国,并附加了让晋太子到秦国为质的要求。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由此看出,被俘的国君的命运如何,取决于他身后的实力。

    总之在战乱纷呈的春秋时代,一切政治决策的出发点都是利益!

    而像“鲁隐公”那样的,少之又少。

    下过象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