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 孔夫子辞官 (第3/4页)
请辞,显然不一般。 庆忌在吴国推行第二次变法后,其中推行的《法经》,就在国内掀起热议,吴人对于这样的“严刑峻法”褒贬不一。 以孔丘为首的士子大夫们,更是禁不住抨击《法经》之苛刻,多次上奏,请庆忌废止《法经》,重新以《周礼》治国。 但,庆忌岂会听从? 《法经》已经在金陵推行,且收效显著。 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内,金陵的犯罪事件大大减少。 偷盗事件几乎没有,民间的私斗也被极大的降低,国人都畏惧于《法经》,对于吴国的法律条文有了一定的认知。 这是因为庆忌让人将《法经》上的所有内容,都镌刻在王宫的大门口,让世人可以一睹。 再者,为了避免目不识丁的黎庶,无意中犯罪,庆忌也曾多次派出官吏到各处解说《法经》上的内容。 所以即便是不识字的黎庶,一样能做到遵纪守法。 “王后,对于孔丘的这次请辞,你有何看法?” 庆忌向王后季蔻询问道。 闻言,季蔻沉吟片刻,便道:“大王,孔夫子这可能是在跟大王你赌气,当不得真。” “孔丘的治国理政能力,的确突出,尤其是教化之功!” “他到任会稽郡不过一年多,便使得原本桀骜不驯,不服王化的越人纷纷归化,人人皆敬仰孔夫子之名,使会稽郡得以政教大行,一片清明。” “既如此,大王断然不可让孔丘辞官归隐,或远走他国!” “寡人亦是知晓。然,孔丘若挂印而去,寡人如之奈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