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5章 (第1/3页)
能进稀罕楼的,自然是稀罕人。 今天,在官邸二楼的大会议室里,再一次坐满了人。穿越势力高层,包括已经搬迁到广州的各部门头脑悉数到场。 这里面来得最齐全的,是军方人士。加急坐快船赶回来的沙正明,这会都已经稳稳当当坐在外圈长桌后边抽烟了。 主持会议的自然是官邸主人,帝国首辅,夏先泽夏中堂。 而今天会议的主题,则是讨论应对正在进行中的,发生于遥远北方酷寒之地的,历史上决定了明国和后金命运的大战:大凌河之战。 参会者到齐后,首先一项自然是战役简介。下一刻,胖乎乎,一身白色海军将官服的王晓辉站起身,走到墙边拉开绒布,拿起教鞭,对着墙壁上的大幅东北地图讲解起来。 大凌河古称渝水。 大凌河及其下游的小凌河,贯穿了辽西走廊中部,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明末的东北局势,除了孤悬敌后的旅顺之外,后金已然占据了包括沈阳在内的大部分辽东地盘。 这样一来,顶在辽西走廊头部的明广宁卫(锦州),就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而大凌河堡,就在后世的锦州以东,凌海这个县级市辖区内。 打开地图一眼就能到,凌海市的位置在狭长的辽西走廊顶端。通过此地后,就是广袤的辽东大地,所以背靠锦州的大凌河堡,无疑是封锁辽西走廊的咽喉要地。 早在天启年间,连续遭遇惨败的明国朝野,发现野战不是后金军对手后,便开始尝试调整国家战略,打算扬长避短,利用“筑堡战术”一步步压缩后金的生存空间,在关外锁死建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