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9章 湛元明 王守仁(下) (第4/5页)
若水已经沉默了。 没错,儒家在成为统治工具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出现了部分的宗教化。 只是皇权嗅到危机,士族还举着儒家相当挡箭牌,于是佛教被引入,道教被推崇,都是为了钳制儒教的诞生。 效果还不错,至少诞生了盛唐。 结果盛唐的代价是五代十国。 赵宋取而代之之后,儒家势力全面抬头。 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激烈角逐,心学失败,理学定鼎。 历史上一直到清代,乃至现代,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都是理学的天下。 然而朱厚照的出现,阻挠了这个进程。 王氏心学在朱厚照有意无意的支持之下,已经开始成为大明朝如今的学问顶流。 王守仁与杨一清他们这些理学大臣达成了协议,坚决反对朱厚照的法家道统替换儒家道统的想法,进而融合诸家思维,想要开启新的世代。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守仁对于泰西了解越多,越发感觉朱厚照整顿儒家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反对儒教的诞生,而是反对儒教进入玄谈化。 朱厚照要将儒教改造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宗教。 朱厚照在谋算未来。 儒教必须呈现出一个不歧视“奇技yin巧”,不歧视“农工商者”,追求实干兴邦,文武兼备的兴盛感觉。 也就是所谓的古仁人之风。 而这个,将会无限加大传教的难度,因为儒家在董仲舒之后,就是设计出来统合举国各地知识分子思潮的。 目的在于维稳,这就是一神教的优势。 并且,王守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