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_第340章 朝鲜人在安东(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0章 朝鲜人在安东(七) (第2/5页)

因为现在他需要积累,要给儿子谋未来。

    捐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多少不论,只要钱够够,他也能想办法弄到米粮来捐输,到时候一样落户。

    但关键是要做好稳定渠道,贯通丰山沈氏和自己遇到的毛氏掌柜之间的联系,当这个中间人,完成自己的渠道。

    “契税很高吗?”沈卫平再问。

    “一口气出多了,肯定高。而且每年卖粮,一般一户或者一家公司只收三到五次。私下交易,如果是同一买卖双方,契税金额低于一元的,一个月内的契书是统一合计的。

    为的就是防止故意拆分同一单,用来避税的事情发生。

    而真正的交易,往往都是很着急的,毕竟三个月就要入账税务,税务还会来choucha,一旦被查到,罚款都是十倍起征,还不上或者偷漏太多,是要被下狱最严重的要斩首,不管何方何族何人,在大明一视同仁。”

    金安三的解释让沈卫平明白,大明朝廷虽然放宽了部分商业限制,但依旧对商税十分重视。

    “而且,大明的商税追溯期,定为五十年。五十年内,任何时候调查账簿发现问题,税务总局都能来找你补税,乃至罚款。因此账目得小心做,能缴全最好不要偷漏。”

    金安三再来一句,沈卫平知道想要沟通权贵来遮掩很难了。

    因为五十年追溯期,意味着随时可以秋后算账。

    朝鲜那么小的地方,每隔十来年一场士祸,一堆人下马,一堆人被流放,相当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