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第1/3页)
明宝清已经走进了岔路,这间衣肆离了长街,卖的也不是贵价成衣,悬在院中随风起舞的件件裙衫也不过只是寻常绢绸料子。 今日晴好天明,所以裁案和绣架都摆在院中。 绣娘和裁缝说说笑笑间挥针飞丝,明宝清站在门外瞧了很久,久到其中一个年岁最长的妇人生了疑,走过来倚着门问:“小娘子,瞧什么呢?” 明宝清赶忙行礼,道:“瞧您院里的绣架呢,我也想给我母亲做一架。” “那你看清楚了吗?要不就进来瞧吧。”妇人一下就卸了警惕,明宝清浅笑着摇摇头,道:“多谢您,已经瞧明白了。” 她回去的路上一直在琢磨怎么做绣架,绣架对于闺阁女子来说都不算陌生,不过是一张矮桌的框子,绷着绣布。 但明宝清想起那些绣娘时不时抬首转动脖子的样子,说话时还不断地抻背揉后颈,意识到那样矮矮的绣架其实很累人。 ‘那么,依着母亲的身量,做高一点?让她可以不用佝着背?’ ‘但是刺针时势必要倾身,直着脊背可不好绣。那把框子的连着架腿的轴做成活的?可以竖起来也可以放平?’ ‘可这样的话,轴部需用铁制轴承,如用榆木,要做得很细致,且难长久。’ 明宝清想得专注,偶尔回神辨一辨路。 ‘其实母亲的绣技不比绣娘精湛,亏得她绣出的竹纹很有灵气,才博得买主青眼。母亲应该抓住这点,多加钻研花样为好。既只是帕子,那无需大绣架,我只消做一个可手持的圆弧绣架,如扇面那般,再做一个可以摆在案几上的,如书房中看书看卷轴时用的插架一般。’ 思绪越简单的时候可能就越对,明宝清想得起兴,也不觉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