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纯悫公主_第4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第3/3页)

举旗投清。

    皇帝虽欣然接纳漠北喀尔喀部投降,妥善安置其属民残部依附察哈尔镶黄旗驻牧。但皇帝心中分明,漠北喀尔喀残部投清实为万般无奈之举,其实对大清并无忠诚,倒更像是借由大清的庇护,来休养生息的。

    来日,这支残部一旦元气恢复,必是片刻不留,扎回漠北。

    皇帝不是做赔本买卖的人。

    从最初接纳漠北残部投清开始,他已打定主意要把漠北收入清廷囊中。

    可他不敢cao之过急,以免暴露动机,引来漠北残部动荡,生出祸乱,得不偿失。

    须知漠北经与噶尔丹大战后,虽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并非能轻易摆弄的小支小部。

    草原上野蛮生长的蒙古人,民风彪悍,自骨血里慕强,世世代代只认成吉思汗后裔,‘黄金家族’的统治,旁人半分沾染不得。

    皇帝与漠北残部各怀心思,不断试探、各自提防,多年又不敢轻越雷池半步。

    年少的策棱兄弟投奔京师,让皇帝找到了眼前棘手问题的解法。

    ——这对因部族内部纷争,被漠北本部拒之门外的兄弟,亦是‘黄金家族’嫡嗣。

    若借他们之手,为大清收拢漠北,名正言顺。

    皇帝悉心栽培兄弟二人同时,亦思虑周全,顾忌策棱兄弟并非池中之物,将来一旦借助大清的助力成功回归漠北本部,许是会如断线风筝,不再受控。

    于是,经过多番考量,皇帝又选中了年幼且刚被策棱兄弟毁容的容淖,决意由她来担任控制风筝的‘活线’。

    为此,整整十一年,皇帝打着容淖记恨往事的名义,从不给任何让策棱兄弟见到容淖、弥补容淖的机会,却又隔三差五在他们耳边提一嘴自己的六公主如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