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95节 (第6/7页)

一整夜的重压,那些桦树皮已经变得非常平整。

    收集起来的松油放在铁锅里融化,加入木炭,把每张桦树皮的接头用这混合物胶合起来,再用削好的内、外船帮把桦树皮夹紧,钻花钻孔后,用樟子松削成的木钉将内外船帮进行固定。

    几人相互配合,也赶忙在这时候,用修理过的桦树皮将那些曾经长过枝桠留有小洞的地方,也用松油和木炭粉的混合物进行粘连修补。

    吕律则是按照赵团青的要求,去草场旁边的小河边找了些柔韧性极好的细柳条回来,破成两半,挽成圈放在太阳底下晒着,在后面要进行捆扎,那时候用得到。

    桦树皮修补好,夹着桦树皮的船帮也用木钉固定好后,开始在船身上纵向放置顺条,横向放肋条,均匀摆放,以保证船体的平衡,相互之间还要留出一定的空隙。

    按照赵团青的说法,那是为了更利于晒干船底的水分,因为船舱里经常会溅入水花。

    肋条在顺条上面,两端插入内侧的船帮木头下边,然后将肋条摁进船底将其固定。

    把内船帮上的木钉多余的部分切掉,接下来,用绳索将船身绑成u形,初步形成船形,看船身直不直。

    如果不直或是平衡度不够,用火把在船底进行烘烤矫正。

    说着简单,却也是繁复的工序。

    也幸好,昨天备料的时候准备得很充分,今天就是拿起来进行组装就行。

    但即使如此,加上赵团青,六个人也忙活了一大早上,算是将五条桦皮船弄出了船形。

    看这时间过得挺快,急于早点完工的几人不想太过耽搁,吃过饭后,开始准备第二个工序:起船头。

    在赵团青指点下,用削出的两块两米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