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48节 (第6/7页)
连着跑上几个临近村子的老兆没有收获后,梁康波和张韶峰建议放弃那些分布在村子周边那些老兆,选择更深处的山里,但却被吕律给否定了。 抬棒槌这事儿,有的时候真说不清楚,棒槌也像是会躲着藏着一样,就在人眼皮子底下。 结果,第二天,一帮子人就在人开垦的荒地边上的老兆,找到了四棵五品叶棒槌和一棵六品。 准确的说,那就是一片周边都是土地围着的小山,里边甚至都有来往的人踩成小道了,大概是因为里面有座孤坟,而又是人来人往的地方,不被人注意,让吕律等人捡了个大漏。 不得不说,靠近村屯、镇子边上的那些老兆,收获确实很少,但这也是相对于吕律这一帮子人每次进山都能批量性带回棒槌的人来说的,那些老兆里找出的棒槌,依旧是一般的参帮不敢想的。 至于更深的山里,老兆里早年间留下的小捻子才有长成大货而不被人发现,进而留存下来的机会,收获自然相当美丽。 唯一的缺点是大货主要是以五品叶居多,六品叶的很少见。 好在,到了深山里,吕律观山景的精准判断本领下,还是时不时地能在一些没人到过的地方找到一两棵六品叶棒槌。 吕律之所以坚持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每个老兆都走上一遍后,这辈子怕是不会再到这些老兆抬棒槌了。 留下的三花、巴掌之类,想要等它们长大,那是三四十年后的事情,到了那时候,吕律觉得如果自己还需要抬棒槌讨生活,就是一种很大的失败。再说了,到了那时候,想要再像现在一样肆无忌惮地采挖,也会很难了。 以其这样,多打一下老毛子那边的主意,多好! 所以,他一个也不愿放过,不管怎么说,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