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672节 (第3/6页)

里就不一样,碰到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

    吕律不得不有一种草木皆兵的警醒。

    简单做了一顿饭,剥下来的桦树皮经过赵永柯简单修整制作,弄成了简单的桦树皮碗,筷子也用桦树皮树枝剥了皮做成,就用这简单的工具吃喝。

    对于鄂伦春人而言,桦树皮和皮毛的使用,那是融入血脉中的东西。

    他们擅长将桦树皮做成碗、酒壶、收纳东西的盒子,还有各种精美的制品,皮毛就更不用说了。

    吕律和赵永柯两人都有专门的鄂伦春猎刀,自带鹿骨筷子,他们俩要更方便些。

    吃饱喝足后,几人将柴火添加得更旺盛些,然后就在火堆周围裹上褥子睡觉。

    撮罗子最大的好处就是顶上留着的缺口,有着烟囱的效果,即使在里面拢了大的火堆,也不会因为火烟散不出去而让人受不了。

    狍子皮很好地隔绝了外面的寒冷,又能很好地将里面的温度聚拢,让里面变得温暖,保暖效果,丝毫不亚于带来的那顶帐篷。

    鄂伦春人凭借撮罗子,度过了多少个寒冬,一直维持这样的方式,那也是智慧的结晶。

    简陋却不简单。

    吃饭的时候,没有喂狗子。

    狗子只能在晚上的时候喂饱,白天不能喂,会影响它们的灵活性。

    狗子也不能放进撮罗子休息。

    这样会影响它们自身的御寒能力,扛不住更为严酷的环境。

    前几次进山,每次将狗子放进帐篷或是雪屋,那也是因为外面出了大烟泡这种极端的天气。

    白天休息,也得有人守着,哥几个轮流着来。

    赵永柯第一个开始值守,在其他几人睡觉的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