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0 (第3/4页)
子事连太子爷都松了口,一时各有心思跟着端起了酒杯。 四阿哥胤禛刚要开口,罗协按下了他:“十四这有一份户部整理出的,历年诸皇子、京官借钱的记录,按时间、金额有个排序,相信哥哥们都会感兴趣。我这有名单,大家手里也会有名单,多少不限,哥哥们可以现在跟我谈,也可以回头跟我谈。” 众阿哥的心思一下就更深沉了。 罗协再转头对着乌雅氏的外甥们道:“额涅那边爷已经打过招呼,烦请哥哥们回去也跟家里透个底,若实在有困难的,可以找我或者额涅。” 两位表哥以为只是来简单吃个酒,没想到领了个棘手的差事回去,一时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只能低头称是。 不待罗协开口,青温上前:“启禀十四爷,青家并无向户部借银。不过今日之事臣自会立即告知家父和其他京官。” 省得其中利害,如今京官臣子们都还在以为主子们仍是打哈哈,这一下可不得炸雷。 罗协粗粗归类,这会向户部借银的,京官臣子里有三大类。 官员俸禄在唐朝还算富余,自元朝起便有所减弱,到了明朝更是少得可怜,以至贪污腐败屡禁不止。 清朝延续明朝惯例,官员俸禄并不丰,许多官员清廉起来,却是两袖清风,许多时候都没有银子求得一丝官员体面,又无家底荫庇者,为不让他们走上贪污的路,又体现朝廷宽容,最初康熙便是为了这一类人开的向户部借银的先例。 这是需要借银,且实在很难还起银子,但最愿意还银子的人。 第二类是比如曹雪芹的祖父一辈,借了朝廷的银子仍是用在了皇家,让他们还,确实也拿不出来。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