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琉球人竟胜东南府一筹 (第3/4页)
我们琉球当保护神,多好! 一行人往久米村而去,这里居住着文化素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相对优越的中国移民,所以远望久米村,“人烟辐辏”,“竹篱剪剔可入画”。 大明,还是有点威力的! 十九年前,倭国萨摩藩入侵琉球,无恶不作,琉球国王沦为阶下囚,民众任由鱼rou,但久米村,倭人不敢进入! 这是明人的地盘,万一惹怒明人,须知丰臣秀吉就是兵败在明军手里! 取代丰臣秀吉的德川幕府非常清楚这个典故的,是以严令萨摩藩有两大雷池不可动: 一是不得灭绝琉球国祚; 二是不可动明民居住的久米村! 因此久米村得存,其人多为士大夫,很注重园艺,精心经营庭院,种植奇花异卉,迭砌假山池苑,”率有丘壑,可供人游览。” 曾铣得意地说起久米村之事,言村有两座园中大庙,一为孔子庙,一为天后、关帝庙,都颇具规模。 因出身中华,久米村文风很盛,特别是官吏和士大夫家庭。久米村的学堂就设在孔庙之堂北。 “久米士之秀者,皆肄业其中,择文理精通者为之师,岁有禀给。”曾铣解释道。 学堂教育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会说话,就教以汉语,会写字,就教以汉文。十岁时称“苦秀才”,国王赐给大米一石;到十五岁剃发,先拜谒孔子,再晋见国王。国王把他的名字登录在籍,称为“秀才”,赐给大米三石。 那时大米是琉球稀缺的珍贵食品,只有王族和官吏才能享用,老百姓只能吃地瓜。 ”稻田少,薯田多。国人以薯为命,米则王官始得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