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的逆袭之路_第55章 难考的策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 难考的策论 (第4/4页)

    明晃晃两个大坑摆在面前,怎么办?

    跳坑吗?

    傻子才干!

    苏齐脑子飞速运转,试图从万千思绪中,能清理出一条路来。

    首先说第一个坑,两题都有明显的立场针对性,单一的回答“好”或者“不好”都属于跳坑行为,结局是直接被活埋而不自知。

    第二个坑特指坑人,考场里坐着的考生,大多都是农家子弟,平日里不是闭门读书,就是下地种田,

    能有机会接触工匠与商人,并能对其深入研究的,只怕寥寥无几。

    科举出这样的题目,针对的只怕是那些家里有些资财,眼界和格局都比一般考生要高的人。

    例如许丹,在京城有个当官的外家,那他对朝廷的政策,对国家的局势把握,相比于其他考生,要有优势得多。

    想到这里,苏齐忍不住感叹一句:科举也不公平!

    记忆里搜寻《小录》里看过的几篇策论,发现居然没有一篇相似的,看来只能靠自己了。

    想到这里,苏齐心里瞬间有些仿徨,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笔。

    突然,脑海里想起,此次主考官乃是青州知府何云明,而六如先生曾向自己透漏过何云明的背景。

    何知府有商人背景,导致他的施政理念比较开明,至少对商人很有好感。

    但他为官期间又曾受到政治上的排挤,这就造成了他处事风格上的偏激化。

    以此为出发点,那么这两题的立场就明确的了:应该采取相对积极支持的态度。

    这样或可迎合主考官的喜好,增加自己的赢面。

    如此,就好解答了,毕竟自己来自现代,那里的经济与技术都远超古代,

    这是因为,现代对工匠和商人足够重视的缘故。周生邱的寒门的逆袭之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