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七百六十六章 筹建新都(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六章 筹建新都(二更) (第1/6页)

    十年!

    这是朱允炆给出的迁都期限,也是营造北平城的工期。

    十年营造对于一国之都而言,绝非容易之事,毕竟历史上朱棣营造紫禁城等用了十五年,朱允炆直接砍去五年工期,实在是有些夸张。

    但朱允炆也绝非是追求进度,不顾现实的空想主义者,朱棣修筑紫禁城与北-京城用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一开始缺乏规划,先造一个行宫,再造一个西宫,之后安排礼部、兵部、刑部与都察院,之后才是大规模的营造,人力、物力、财力在开始初期并没有集中起来。

    而且相对于朱棣时期来说,朱允炆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会通河马上就疏浚完工,各种施工材料与物资等可以直接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抵北平。要知道历史上的朱棣营造北-京城之初,会通河还没开工,等会通河疏浚完成,朱棣差不多可以打包行礼准备搬家了……

    最重要的是,朱棣不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师”,当然,朱允炆也不是,可朱允炆有图纸啊……

    当内阁大臣,六部、都察院与大理寺等看到朱允炆拿出的规划蓝图时,不由地瞠目结舌,茹瑺不相信朱允炆的设计方案,让工部侍郎姚广孝找来了立样人才蔡信与有着“蒯(kuai)鲁班”之称的蒯祥,并从工部中抽出北平舆图,仔细校对。

    蔡信、蒯祥分析了一个多时辰,惊为天人。

    蒯祥面对朝廷重臣的问询目光,严肃地说:“这份图纸不仅契合北平城现状,还充分利用了水道,以中轴线对称方式布局,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