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四百四十八章 以陈充新的胡氏粮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 以陈充新的胡氏粮行 (第1/6页)

    粮食问题关系着人命,朱允炆没有道理先问珍珠玛瑙,古董玩物。

    回顾历史,古代中国人遭遇到的最大苦难,除了战争之外,也就是饥荒问题。

    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就没有饭吃,没有饭吃,那就要出去要饭,要饭的人多了,很可能就出来一个姓朱名重八的家伙。

    周百通见朱允炆不同其他人,但也没有半点意外之色,毕竟早在宋代时,就有了‘苏松熟,天下足’的谣谚杂语,外地商人来这里采买粮食,那也是正常的事。

    “公子想要采买粮食,那可是来对地处。这苏州城可谓是稻谷金盆之地,米价相较其他之地更为便宜。要细论谁家生意最大,当属徽商沈一元沈家,据说苏州周围五分之一的粮食都是经他的手卖出去的。”

    周百通侃侃而谈。

    “沈一元?他不是卖布的吗?”

    朱允炆有些意外。

    周百通拍了拍胸脯,道:“公子莫要不信,这年头商人贼精,哪里有利哪里钻营。去年与今年,朝廷不是在各地修建粮仓吗?这粮仓建好了,那也得有粮食才行。朝廷收粮食可不问从哪里运来的,只要是好粮食,那都收下,这其中可有巨利可寻。”

    宁妃有些疑惑,出声问道:“这粮食能有多少利?”

    周百通笑了笑,对宁妃说道:“这位贤惠的夫人啊,可知京师粮食什么价,是一两银子一石八斗。这要在苏州,一两银子可以买四石米,只要运到京师,这就是一倍的利。别看滚利少,可咱有河道之便,一年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