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九百零四章 土司乱?捷报至(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零四章 土司乱?捷报至(二更) (第1/6页)

    日月旗迎风飘展,西风烈,旗也猎猎。

    文武百官立于旗杆两侧,等待着奉天殿的开启。

    解缙、郁新站在文官之首,而在两人之后,则是杨士奇。

    不到七年的时间,杨士奇从一个寂寂无名的编修,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终进入内阁,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些官员对于杨士奇升迁内阁颇是不满,认为此人未有显功,不足以入内阁。还不等朱允炆发话,郁新就直接发了话:“你有什么功劳,站出来说说,若能比得过杨士奇,抬你入内阁如何?”

    杨士奇没有功劳吗?

    不,他有!

    杨士奇参与编纂了《太祖实录》,推动了国子监革制,将数学、医学、兵学、匠学、商学……引入国子监,大推新式教育,主导了社学、县学、府学、国子监四级制教育模式。

    社学教材、县学教材、府学教材,国子监各学院教材,都是杨士奇一手牵头,组织安排的,这些影响深远、波及广泛的教育举措,不是功劳是什么?

    在担任礼部侍郎与尚书时,杨士奇更是屡屡献策,力主大教育战略,大明这几年的文教兴盛,杨士奇居功至伟。

    南征、西征、迁都、招抚与安置外国使臣,册立太子等等,哪个大事件背后没有杨士奇的智慧与心血付出?

    他入内阁,当之无愧。

    奉天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百官入殿。

    朱允炆从礼乐声走来,落座于龙椅之上,威严地扫视过众人,沉声:“平身奏事吧。”

    百官谢恩。

    郁新出班,陈言:“皇上,接四川布政使奏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