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3/4页)
额外的偏袒,还有所不满,那便是贪得无厌了。 物议之声很快就少了下去。 待得光幕在圣旨颁布三日后更新了内容,此事彻底尘埃落定。 【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例缄其姓名,请其外出‘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材,皆入彀矣。”仁宗曰:“然。往年北士无入格者,故怠惰成风。今为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矣。”——卷二八】 【循之往例,宣武春夏榜案后,建文开一科,取进士106人,南人89,北人17;永乐开八科,共录进士1819人,共取南人1519,北人300。自仁庙南北分取,乃有所变。】 光幕的确切记载一出,北人彻底不说话了。 南北榜案,确实是北人占了上风,可是其他届的考试,北人录取率低于南人的现象根本没有改变。 看录取人数记载,无论是废太孙还是如今的皇太子,对这个现象并没有多么在意。 只要不像此届一样,出现南人压倒性的优势,北人无一中选,那么北方士子的处境,其实并不是十分为当权者所在意。 无论是史册记载还是如今,为北人着想的都是太子长子、四皇孙殿下,再不知好歹地争执下去,就是他们不识抬举了。 别说南人了,就是北人内部,都回再乱起来。 文臣势力中占上风的南人,还要面对厌□□争的天子、本身就精明强悍的太子的审视,根本没空考虑皇孙殿下在科举之中偏重北人的举措。 而且皇孙的建言是已经得到了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