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_第九十五章:刘氏真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刘氏真香 (第2/3页)

作为各地的义指数?”宋应昌听刘君墨在那里知乎者也半天,提炼出了最为关键的两句信息。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原本还以为有点解释困难的刘君墨发现,宋应昌压根不需要那些牵强附会的解释说明。

    “这样吧,我先说西学的逻辑。要验证一个东西,首先尽量要保证客观性,能不用主观评价尽量不要主观评价。因为评价总是有误差的,主观的误差更大,干扰更多。比如,万一你问的都是当地士绅怎么办?万一当地灾害怎么办,万一受访者就是不敢说出真实评价怎么办?毕竟哪一朝都是有皇帝的,回答不幸福岂不是说皇帝昏聩,给皇帝抹黑?”

    “专业点的术语就是内生性问题,主要有自相关、自选择、遗漏变量。我那两个师弟在老师那里辩论就天天拿内生性捉对方的小辫子。……”宋应昌又絮絮叨叨给刘君墨普及了西学辩经的核心技能。

    “这么说,我的义指数也有问题,毕竟出事多的地方才可能好人好事多。那看来还得从头再来了。真正应了那句知易行难啊”刘君墨感叹道,但表情并不绝望。

    “刘兄仿佛已经有办法了?”宋应昌也觉得好奇。因为这个构建仁指数、义指数确实新鲜,但即使是自己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好办法来,对方居然还不沮丧。

    “办法到不没有,只是颜师叔告诫我如果在你这儿过不了就去民间多体验下。仁义自在民间,我多去走走,总是能发现该如何度量的。我这事毕竟前无古人,要是一来就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