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2节 (第8/8页)

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这样才能维护与巩固政治的统一。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思想应该统一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上,百姓也知道该遵循什么,怎么做了。只有政治统一才能长治久安,此时的汉代政治是统一了,但不稳固。统一思想成了大一统的关键。

    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啊,对后世的影响自不必说了,别问什么刘挽为什么不阻止,她又不是不知道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的压迫?

    咱就说,如今这天下有谁能拦得住刘彻决定干的这事儿吗?

    历史发展的需要,并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别说刘挽话也只是稍稍说得更利索而已,哪怕她能口若悬河,她能改变刘彻的决定?

    况且,儒家思想对人们的禁锢,是由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的这个头不假,后世王朝其实一直都在不断改变,纵然刘挽确实阻止得了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难道别的皇帝就不会推行同类的政策?

    儒家思想适合于封建王朝皇帝的统治,正因如此才会被传下去。

    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改变。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全然无利。就她所读过的天人三策里,董仲舒所提出的大一统,难道不是在此后刻入华夏子孙骨子里了?

    从那以后,反对一统的人都被人所抨击,人人都知道国家不容分裂,谁要是敢分裂国家,就是国家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刘彻和董仲舒的对话,她竟然没能亲自见证他们达成共识的重要的时刻,她能不惋惜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