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天性,女人共情 (第4/6页)
“应该无罪释放!” 狄窈娘挥起了小拳头:“大不了,大理寺减刑,再奏请天子特赦。这可是有先例的。” 唐治道:“哦?说来听听?” 狄窈娘从小耳濡目染,与司法案件,还真了解颇多。 她马上振振有辞道:“远的不说,前朝时候,绛州有一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所杀,母亲改嫁,没有兄弟,卫氏年方八岁,由祖父母养大。 八年之后,她夜间埋伏于仇人门口,用一块青砖拍在那仇人后脑之上,报了父仇,先帝便因她杀人乃是孝行,又是自首,所以特旨免罪,还给了嘉奖。 又有本朝孝子贾氏,濮州鄄城人。十五岁时,其父被同族男子谋财害死,为了报仇,他独自将幼妹养大,在胞妹出嫁的第二天,杀进仇人家里,取其心肝,祭奠于父亲墓前。 但仇家势大,聚众大闹官府,地方官为求安定,判了他极刑,但是当今陛下朱笔勾决时,感其孝义,尤其是他将幼妹养大,嫁了人,方才一雪父仇,特下制免罪。 为了避免他们一家再被仇人亲族报复,还将其兄妹两家全部迁来洛邑,改换了姓名……” 狄窈娘说的振振有辞,唐治听了莞尔一笑,道:“狄姑娘说的,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狄窈娘听了,面有得色。 唐治道:“可是,你方才所说的两个案子,都是民杀民。饶是如此,后一个只因仇家子嗣众多,聚众吵闹官府,地方官便也判了死刑。 可见,血亲复仇,虽是孝行,法不可容,情有可原,可是究竟如何判决,终究还是要考虑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看他是不是血亲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