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1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2 (第4/4页)

还是很危险的。赶紧回去,以后没有大人带着,可千万别一个人跑到山上来。”

    走到这里也差不多了,杜锦宁也没有坚持,问他道:“这山有多高?”

    “有多高?”董大成想了想,“有多高我也说不上,不过咱们现在站这个地方,还不到山顶的五分之一。”

    杜锦宁点了点头,到旁边树下抓了一捧土,摘了一片树叶包着。转回来见董大成喘匀了气,便道:“我们走吧,下山。”

    董大成就担心杜锦宁犯犟,不听劝,听得此言极为高兴,将柴又重新担到肩上,道了一声;“走。”

    跟在董大成身后往山下走,杜锦宁问道:“这座山,可是书院的?”

    董大成摇了摇头:“这山不过是荒山,又种不了什么东西,书院怎么可能买下来?这座山都是归属于衙门的,所以咱们在山麓开荒种玉米,才没有人来管,毕竟咱们书院在县里还有几分面子。”

    杜锦宁微微颔首,眉头微蹙了蹙。

    今天在袁家喝茶,她萌生了在后山上种茶的念头。不过不是她自己种,而是让关乐和吩咐董大成组织村民们种。

    书院虽每个学子每年收二十两银子束脩,但书院要请先生,要修缮房子,每年的开销不小。有一次她在关乐和处练字,听他跟袁修竹谈起,说随着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响,收的学子越来越多,庄子上出产的收益已供不上书院的开销了,需得每年再募捐些银两。当时关乐和还叹息,说县中富户都不愿意募捐,靠几个当官的供给,长年累月,谁也负担不起。

    如果这山上能种上茶树,制出炒青绿茶来,或许能解决关乐和的难题。

    关乐和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