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7 (第4/4页)
。” 见杜锦宁并没有因为他刚才的话有生气的迹象,他将心一横,干脆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少爷,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我眼里,百无一用是书生。真的。”说着他又赶紧补充了一句,“当然,您除外。像您这般有本事的,不管是不是读书人,我都没有听说过。” 如果杜锦宁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从小被孔孟之道洗脑,听了鲁小北这话,可能会觉得大逆不道。 但她不是。 她前世虽然一直念到农学硕士,但并不是那种一直呆在象牙塔里的人。因为是孤儿,虽有社会的资助、孤儿院的供养,但她还是从十六岁开始,就利用一切的课余时间在外面打工。她做过各种社会底层的活儿,她为五块十块的工钱辛苦劳作,她在别人外出旅游玩耍的时候,需要拼命工作为自己赚下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样的生活经历与处境,跟鲁小北何其相像? 所以她特别能理解鲁小北的想法。 凭着自己的辛劳养活自己,能吃饱穿暖,有一个自己的家,就足够了。如果能再有一个亲人或朋友一起前行,那就更完美了。 这是鲁小北的真实想法,也曾经是她的。即便是念书,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梦想。 古代的念书跟现代不同。古代念书的成本太高,而出路太少,竞争又太激烈。这是一条高成本投入却不一定有回报的不归路,确确实实不是像鲁小北这样一穷二白、起步晚、没人扶持的孤儿能走的。 至于说王路生和张狗儿供他念书,那也就说说罢了。虽然杜锦宁并不怀疑两人说这话时的发自肺腑,但时间一久,两人年纪再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