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2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4 (第3/4页)

,自然不必跟其他人一样一天到晚捧着书本看。”

    像杜锦宁这样的,看一个时辰的书,比人家看一整天都强。资质一般的如关嘉泽之流,也不会整日看书的,招猫逗狗的调皮事多了去了。像杜锦宁这样闲暇时还能捣鼓出名堂来、把制茶业带进了一个新领域的,关乐和打心眼里倍感自豪。

    不过这些话他是不会对杜锦宁说的,免得这孩子飘飘然。

    他继续道:“而且你齐爷爷说的也有道理。中了进士虽然都有官当,但做什么官,还是很有讲究的。不说别的,你就看前段时间来做考官的刘县令,他是三十二岁中的进士,先是被派到贵省做县令,在那里熬了六年,这才调到了咱们这里。要想往上升,或是调到富庶的地方做县令,估计还得再熬上四五年,政绩也得评优才行。你如果做司农官,只要做出些成绩,提高了粮食产量,升官就比这些地方官来得快,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概率也大,三五年升个两三级都有可能。民以食为天,让天下人吃饱饭,是历代皇帝的心愿。”

    说到这里,他看着杜锦宁:“我说这些,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杜锦宁点点头:“先生,我明白的。我会以学业为主,农业为辅。先保证自己能进学,再争取在农业方面做出些成绩。”

    关乐和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我确实是这么个意思,但你现在不急着出成果。你只需在这方面多关注一下就行了。等以后你做了司农官再出成果也不迟。”

    杜锦宁是真明白了关乐和的意思了,心里感叹着果真不愧是做过官的人,这里面的道道门儿清。

    她现在做出了成绩,那都是漓水县县令的政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