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少年之殇 (第6/8页)
病了?”宣适背完之后问。 “没说啊。”聂广义一本正经地回了一句:“哥哥刚刚不是都和你说了,是推测,通过题跋推测懂吗。” “行。”宣适对聂广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好说,好说。”聂广义虚空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 “你知道,天才总是惺惺相惜。” “哥哥我读的历史肯定没有你们文科生多,但要论对同为天才的宋徽宗之了解,尔等多半不如哥哥我。” “邓椿在《画继》的卷十,写过宋徽宗去龙德宫看画院待诏们画的壁画,左看右看,没有一个满意的。” “独独有一个例外。” “原文是这么说的,「上来无事,一无所有称,独顾壸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问画者为谁?实少年新进。上喜,赐绯,褒锡甚宠。」” “赐绯的意思你知道吧?”某位哥哥开始寻求互动。 “知道的,赐给绯色的官服。”宣适回答。 “知道就好办了,这个颜色的官服,在宋代,怎么都应该有个四五品了吧?” “对。”宣适没有异议:“但这个和王希孟是不是有病,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了。”聂广义继续解释:“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历史有明确记载的细节,见微知著,确定宋徽宗是那种一高兴,就能给少年赐官的皇帝。其次,在你刚刚背过的那个蔡京写给《千里江山图》的题跋里,是不是有记录宋徽宗对这幅图的极尽赞美?” “确实有,「上嘉之」。” “何止呢?”聂广义继续分析:“还有手把手的教学「亲授其法」,对吧?”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