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414节 (第1/6页)
李东阳便叫人拿来纸笔,口述诗题让文哥儿动手写。 明朝读书人写诗深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一首诗足足有四句那么多化用两句名人名诗不过分吧?所以只要诗词背得足够多现场作诗不是什么难事! 文哥儿一口气写了十来首,赫然发现李东阳还是那副“我这里还有一百题”的看好戏态度顿时决定派出己方师弟。 杨小慎就是你了!!! 你可是堂堂大明神童七岁能诗这种小目标你早就已经顺利达成现在应该表演一个十岁诗百篇!! 突然被点名的杨慎:????? 李东阳看热闹从来不挑人,乐呵呵地笑道:“也行,换慎哥儿你来写。” 长辈都这么说了,杨慎自是没有拒绝,他也是题目一落便不假思索地提笔。 只不过他写到第十篇便搁笔不写了,说自己已经想不出来。 文哥儿在旁边极力游说,说让他不用给自己这个师兄留面子,只管使劲地写,一口气写个一百篇让大家瞧瞧! 杨慎横听竖听,都感觉文哥儿这话是在说“我受苦受难这么久,该换你来顶替我了”。 作为一个聪明孩子,杨慎当然不会上这种当,只一脸腼腆地表示自己确实写不出来了。 李东阳看了眼一脸失望的文哥儿,笑着拿起首杨慎写的诗念了一遍,对文哥儿说道:“于写诗方面,你这个师兄可不如师弟啊。” 文哥儿一点都不在意李东阳这个点评。 杨慎是谁啊,杨慎可是能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大明著名才子,他写诗不如杨慎不是很正常吗? 他又不是要成为什么大诗人大文豪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