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四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四十二) (第1/8页)

    卷五:发现了《周易》学术

    前言

    《周易》学术的历史真象,《周易》一书不同文本历史上的演变与学术研究对象上的阴差阳错。

    《周易》产生于西周后期,是一部曾借用前人创立的记事序数(商代晚期已经使用)“六十四画符号”(被后人篡改用之和称之的“六十四卦画”)为题序而编写出六十四篇文章所组成的为“君子”(周天子血统的诸侯、贵族)们讲述“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书。按现代哲学分类,应属政治哲学书。但这个原创《周易》文本,并没有形成学术研究文章,却被史巫阉割,由此原创《周易》烟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到春秋被篡改成繇式《周易》,史巫用于卜筮(算卦),而上层人土当作理论书引用阐明事理。到战国末期,周易又篡改成数字卦爻格式(今本《周易》)。原创《周易》产生几百年后,即战国未期到西汉前期,面对今本《周易》(算卦形式的《周易》)为研究对象,产生了七篇学术文章(西汉认为是孔子作),称《易传》(或叫十翼)。这《易传》主要是对今本周易的学术文章,已不是原创《周易》的学术文章。

    把一本儿算卦格式的《周易》,作为学术的研究对象。并将已成为一套算卦的工具,即64卦符号(西汉认为是文王作)和八卦符号(西汉认为是伏羲创)、八卦取象,以及所谓的挂爻辞(西汉认为是文王作)。形成了八卦符号象数与卦爻辞义理及天道神秘思想内容。产生了不伦不类的混合学术,即亦筮亦理对今本《周易》的学术。实乃是卦爻式《周易》(今本《周易》)下产生的一个学术怪胎(特别是《易传》里的《系辞》与《说卦》),而这个今本《周易》学术怪胎又在整个帝制时期里哺乳而疯狂妖艳的成长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