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八) (第1/13页)
第二章:《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比喻说理 第七节:《周易》一书《观》至《剥》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二十、《周易》第二十篇《观》文,是为君子讲述观察事物,全面理性的道理 (原文)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窥观,利女贞。观我生进退。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我生,君子无咎;观其生,君子无咎。” (译文) 二十、正确的观察认识事物,如洗心革面,不再重现错误,这正是有了爱和庄严地情怀所致。 像儿童那样观察认识事物,这对劳动百姓来说没有什么过失;可对治理国家的君子来说,就会带来耻辱。观察认识事物不全面,如同从门缝向外看东西,这是有利妇女之道。观察认识自己国度生民的状态,才能知进退。观仰熟悉一个国家的礼乐风尚,才有利于成为君王的辅佐。观察认识自己国家生民状态,不至于失误。观察了解他国生民状态,君子就不会出现过失。” (解读) “观”指观察,细看的意思。“临”是“俯视”,而“观”是“仰望”。若把《周易》里的哲学理念看成是形而上学,那么,《观》就是它的方*论。通过对《观》篇文章的释读,《观》里的方*论无疑是辩证的,也是科学的认识论。《观》篇虽然所运用的是生活里的经验之谈,并通过比喻寓意道理,但比喻的道理是符合逻辑的。 本篇的立论是“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盥(guàn)”:洗手,盥水器。“荐”:重。“颙(yóng拥)”:大的样子,严正之貌。这立论的意思是:“正确的观察认识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