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 古来痴情难消遣,原来此身不由奴。 (第3/3页)
过给两个孩子定下亲事,但实在各自有些顾虑。 顾家虽如今声势渐高,家财雄厚,但毕竟根基不深。希孟祖上亦曾有过一二人进士出身,但因人丁稀薄,到希孟时已数代单传,前几代皆不曾有人出仕。希孟自幼发奋读书,原想拼个正路出身,谁知因缘际会,做举人时认识了秦王,两人意气相投,希孟最终未赴春闱,却充了秦王幕僚,随他同去西北,直至今日。 希孟自认于宋家眼中,顾家富却不贵,比起宋家百年仕宦不可同日而语。前翻教训仍在眼前,希孟心高气傲,宁可不攀这门贵亲,也不愿自己女儿嫁去宋家被看低了,因而犹豫不决。 宋家则是另一番心思。他家儿孙济济满堂,原对旁支的寒琅日后亲事不甚在意。然而近年来宋家人才凋敝,早已少人在朝,只有六公子一人在御史台,扬眉吐气。本家几房虽口中不说,心中如何不生嫉羡。更兼近几年人多事杂,排场同官中往来花费惊人,早已入不敷出,暗地里典当过日。 长房当年因瞧不上顾家,随便指个旁支的举人六少爷与他家结亲,却暗中着实眼红顾氏母家殷实。顾氏日常穿戴比家中长媳还见贵重,又兼小夫妻婚后情投意合,如今老六还被擢了御史台,长房几个少爷老爷早就暗自咬牙眼红,愈发酸着顾家,不肯与他家来往。日后真为寒琅论亲,家中族长未必许订顾家女子。 如今正是,宋家眼酸顾家家资厚,顾家忌惮宋家门第高,两下各怀鬼胎不好说破,两个母亲也做不得主,只好装作不知,这样迁延下去又过两年,雨青如今已十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