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机器人分身_第三十八章 纠结的军用航空发动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纠结的军用航空发动机 (第6/8页)

空发动机和其他不一样,因为它的涉及面实在太广了。

    当年苏联人先后给了华夏涡喷-5(用于歼5)和涡喷-6(用于歼6)、涡喷7(用于歼7)的图纸、技术工艺资料和样机,但是有两样东西我们没有得到。

    一个是设计原理,就是这个发动机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它的流体力学模型是什么?

    另一个是设计实验数据,这个弯管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别的材料配方行不行?弯75度,延长8c那么弯74度行不行?延长7.9c不行?正向偏差和负向偏差的后果究竟是什么,这个设计为什么就是最优的,最优设计中的安全裕度是多少?

    没有这些东西,中国人在工厂里照猫画虎造出了涡喷5/6。

    有人就据此评论说,50年代,中国和美国人的差距也就是半代到一代,怎么现在反而差距变大了呢?

    笑话!

    能造出来,并不代表能设计这样的发动机了,你的制造能力也许和人家差半代。但是你的设计能力差多少?不知道,因为你是零,没法比。

    没有设计能力,别说设计新发动机你还是不会,就是对现有发动机改一改,你都不知道怎么改。

    华夏原来仿造了那么多航空发动机,想提高x" />能,大多只能吃安全强度储备和寿命储备,是以牺牲可靠x" />和安全为代价的。

    而国外,在已有发动机整个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只做一些局部的小改进,就可以使发动机的x" />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10年下来提高到原型机的120%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