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_第五百零八章 三门峡的治理规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八章 三门峡的治理规划 (第3/4页)

   后来大梁城都泡塌了,魏国人全都经验加三成了大水比。

    妘载看他们的神情,依旧有些迟疑,于是走到陶土沙盘的另外一面。

    原本历史中,大禹来到龙门开山,打通之后见到砥柱山,大为吃惊,于是又凿断砥柱山……

    《墨子·兼爱》:“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

    《水经注·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这座山极其厉害,即使经历过数次黄河大洪水都不曾晃动半分,如天柱一般矗立在上古时代的黄河中央,所以后世“中流砥柱”一词,也是出于这座山。

    又有一种说法,说定海神针其实就是砥柱山。

    后世的砥柱山只剩下一块石头了,不过依旧顽强的趴在黄河上动也不动。

    可以说是群山之中的“楷模钉子户”。

    别人是给了拆迁款就有,这座山么,就是峰可断,石可流,地盘不能移。

    当然,积石山,桐柏山等更著名的治水处,那是后话,暂且不谈,文命现在没有成为司空,共工依旧压在他头上。

    而且崇伯也没死,反而是重新学习先进治水理念。

    故而这个未来,就变得扑朔迷离了很多。

    “你这个陶土盘,是根据你们有崇氏诸多治水人走过之路而模拟烧制的,所以你看……”

    “龙门山在这里,打通它,然后你会见到一片阻塞的大湖,这地方并不是水流宽阔的缘故,而是湖水下面的河道狭窄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