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码头 (第1/4页)
“怎么个一举两得?说来听听!”赵书记此时已经恢复了从容。 “方法其实很简单——以工代赈!我可以出一笔钱雇人清理河道,不需要镇里掏一分钱,不过清理完河道,我想顺便建一座码头,也省的河道清理浪费了,您说是不是?” “码头?”赵书记感觉这个思维跳跃有点大。 “我们镇里这条河直通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连着淮河、长江,仅靠内河航船就能连通大半个国家,我们守着一条黄金水道,可是却一直不利用起来,真的是太可惜了!我听说江南发达地区有钱人家一般都有两样交通工具——船和小汽车!领导人当年搞活经济,就是从疏导铁路入手!交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血脉,血脉通了,经济自然就发展了!”杨东升阐述完自己的理由。 随着履带式挖掘机开始有序出货,预计铁矿产能将会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期,供过于求,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价格下降。 如果杨东升不想主动减产,解决供需矛盾的方法无外乎就是两条:一是扩大内需,杨佳运买下钢铁厂就是杨东升的安排,不过新建高炉需要时间和资金,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就是往外卖。 杨东升很幸运,苏省是一个钢铁生产大省,紧邻的沪上钢铁厂更是全国钢铁业龙头。 同时杨东升又不怎么幸运,苏省的经济重心在南方,钢铁产业也不例外,杨东升想把铁矿石大规模外销,最近也要把铁矿石运到苏省南部的江左、南江等市。 从瓜州到江左、南江,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