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7章 (第1/3页)
自己也曾问过老师,书本上那些先贤哲人们,是不是说错了? 要不然,老师在施政的时候,为什么不按他们所说的去做呢? 因为赵安亲眼看到,老师现在管理的这片土地,老百姓们似乎过得很不错,至少比他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好得太多了。 犹记得当初刚来贵州路上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破烂和无数的衣不蔽体食不裹服的人,与自己当初的惨状有的一比。 但这两年,这种情况,却是愈来愈少了。 这两年每一次跟着老师出去,看到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鸣狗吠,牛羊成群,那些衣着仍然粗陋的人,脸上却多出了许多的笑容。 别的不用说,至少很少再有面黄饥瘦满脸菜色的人了。 挨饿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 当初逃难的时候,自己挨过饿。 王柱明明有一身高明的功夫,还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但却从来不跟去抢去夺,除非有人抢到他们的头上,王柱才会还手。 不抢不夺不偷,这是王柱的原则。 所以那一路上,两人都是挨过饿的。 那一路行来,虽然赵安年纪很小,但对他的影响却是极大。 原来那就叫处世原则。 老师的解答也很有意思。 他没有说先贤哲人们说错了。 他只是说,此一时,彼一时。 先贤们当初遇到的情况,与我们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所以处理的方式自然也就不一样产。 我们要现解的,是先贤论述们的要义、核心,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可以称之为道。 而解决问题的手段,只能称之为术。 我们遵遁先人们所说的道。 我们改变的是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