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第3/4页)
以词来写怀古,这自然又是苏轼的创举。这里也可以看出苏轼的又一词学贡献——以诗为词,将诗的题材、特点引入词中。】 苏辙目露崇拜:“兄长于词境当真有开拓之功!” 谁懂啊,以诗为词,他哥是独一份! 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摇头赞叹:“是何等才人……” 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只有李清照了:“瞎说,瞎说!词别是一家,什么以诗为词,岂不是不伦不类?” 你们后世之人到底懂不懂词啊! 【再来看正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讲写文章要先声夺人,苏轼这句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书上说,大江指长江,大江东去就是“长江滚滚向东流去”的意思,这样理解也没问题,就是太过简单了。】 哦? 苏轼起了些兴趣,侧耳倾听。 【大江东去,是诗人看到的景象,所以最起码,这里隐藏了一个诗人的视角,他登高远眺,东望大江,才可能将江水滔滔而去的壮观尽收眼底。】 “不错!” 李白为苏轼叫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惟有身处山川高地,才能见江水茫茫去不还之景,这一句起得妙,有大气魄!” 李白向来自视甚高,此时觉得苏轼实在会写,要是苏轼是唐朝人就好了,好想和他饮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