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第3/3页)
至圣! 众人纷纷惊叹不已,不少文士执笔的手都快要飞起来似的,马不停蹄地抄着视频里的诗句,准备回去细细揣摩。 当然,也有人从中联想到,若非家国动荡、命途艰难,杜甫应该有更多这样的萧散之笔,想到这里,大家不由得对杜甫的人生遭遇愈发同情了。 中唐,杜子美第一粉头元稹抬头挺胸,双眼放光:“杜子美之诗,上可以追近《国风》与《离sao》,下可以包盖沈佺期与宋之问;在言辞上胜于苏武、李陵,在气势上又超越曹植、刘琨;孤高之旨,远超颜延之、谢灵运,同时又兼具了徐陵、庾信的流丽,兼备古今诗词之各种体式,又并有其时各个著名诗家之专长。高极!妙极!” 一旁的白居易不禁侧目:夸得好狠,不过我喜欢。 杜工部的诗就是最好的! 至于极重杜诗的宋代,更是全民轰动,由文坛领袖晏、欧诸公起,掀起了一阵读诗潮,书商们逮着机会,连夜刊印杜工部诗集。 【杜甫虽然逝去,但他的诗上承前代,下启诸朝,元稹、白居易继承了杜诗的现实主义情怀,发起新乐府运动,发扬诗歌怨刺功能; 韩愈、李贺、孟郊继承了他诗中奇崛的一脉,开创了险怪诗派;李商隐的七律深得杜甫七律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 文天祥用《集杜诗》表明自己的爱国之志。即使到了现代,还有无数学者在读杜诗、研究杜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杜甫,永远活在中国人的心中!】水镜里,一部部杜甫研究的著作被放了出来,有学生在读杜诗,有老师在讲杜诗,有人到成都杜甫草堂去打卡……诸天万朝的人胸中忽然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原来这就是传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