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节 意气风发的蒋价石 (第1/5页)
专家就是专家,刘同文的效率很高,解决了很多胡万想破脑袋就想不到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刘同文短时间内给胡万找出了很多中国士兵可以接受的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直接对士兵进行调查。就直接询问士兵来当兵是为了什么,这时候普遍的军中多是自愿报名的士兵。 对此一开始胡万是不认可的,觉得这样能搞出什么东西,这些人来当兵是为了什么还用问吗,不是就是为了当兵吃粮吗,作为一个老军官这点上胡万自认为还是很了解士兵的。可是刘同文却不以为意,坚决做完自己的工作。 收集了大量的意见,定下了许多的口号。 “忠于国家,忠于民族!” “手握钢枪,保卫祖国!” “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 “保卫民主,包围自由!” “辞不忘国,先国后己!” “离乡别父母,卫国保家乡!”. 几天时间,刘同文就收集到了几十条标语口号,然后进行了文学性的加工,到处刊印出来分发到了士兵手里,同时还夹杂着许许多多的中外军队小故事,用那些忠信勇敢的士兵事例来鼓励教育士兵。 但是对于此胡万十分不理解,这些明显是夸大的口号有个什么用。刘同文这时才耐心解释。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一句口号是不顶事的,但是当这句口号被颂扬无数遍之后,就成了真理。一个人在心里告诉自己十遍八遍某个原则是骗自己,告诉百八十遍是催眠自己,可当在心里说了十万八万遍的时候就成了信仰了。刘同文用心理学的视角,给胡万解释了士兵从接受纪律,到尊重纪律。到自我约束的过程。当然这个说法,让胡万很不舒服,怎么完成了自我约束修养的士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