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残疾王爷后(重生)_嫁给残疾王爷后(重生) 第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嫁给残疾王爷后(重生) 第34节 (第4/9页)

近日因北境动乱,燕京流民日益增多,京兆府虽从民间暂征了许多胥吏,依旧有些力不从心,民乱时有发生。

    段桢在民间走访,却渐渐觉得这不只是流民之乱,他道:“陛下,臣之前想了个法子解决流民之乱,不仅命京兆府在街头设置粥棚与善堂,更让官府在汴河码头处多为流民供职,但奇怪的是,只有少数流民愿意自食其力,大多数仍只聚在粥棚设立之处,不肯劳作,得到机会便作乱。京兆府欲严管,却怕造成百姓恐慌。”

    北境之困早已人尽皆知,眼下人心惶惶,本就是多事之秋,官府也不敢乱动。

    蒲志林也道:“这批流民,朝廷出钱又出力,他们却丝毫不为所动,似乎另有图谋,就等着朝廷镇压,揭竿而起,倒是让人颇为头疼。臣多方查证,这批流民一路自矩州来到燕京,应是有人指点。”

    萧北冥看了眼方几上的舆图,心中已有想法,他冷静道:“这群流民不过为利益驱使,他们不惧官府的声威,那是因为从幕后之人手中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官府的赈济。从今日起,于城门悬挂告示,若如实举京中为乱者,赏黄金百两,若有义士阻止流民为乱者,赏黄金千两。”

    段桢摇了摇羽扇,便知道陛下这次是要借人心不足揪出背后之人,这法子除了费钱,倒是最有效的。

    蒲志林有些rou疼,但这次他少见地没有多说话。

    到了晚间,萧北冥回偏殿时,宜锦正在着手算这几日云来学堂的支出,不收束脩,意味着学堂没有进项,但是笔墨纸砚,请先生都是要银钱的,若是不计算仔细,只怕学堂撑不了多久。

    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