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7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783节 (第1/6页)

    陆晓生道:“河东县隐泉乡。”

    范镇点点头,又问道:“为何贵乡会有此规定?”

    陆晓生道:“因为我们乡的宗法中是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惠及乡民,同时乡里长老见到许多乡村因为高利贷,而导致大量的乡民逃亡,为求乡里保持人丁兴旺,同时执行好宗法,故而规定借贷乡民,只能放一分五的利息。”

    “原来如此。”

    范镇点点头,又拿起一份文案来,向张斐道:“张庭长,这是有关隐泉乡低息放贷的具体证据,足以证明,这一分五的息其实早就存在的,而并非是大家特地想来针对青苗法的。”

    “呈上。”

    张斐看过之后,稍稍点了下头,又道:“范先生可继续询问。”

    “是。”

    范镇又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陆晓生点点头,道:“还有就是,虽然目前各乡村是高利贷泛滥,但多半都是集中青黄不接和天灾之时,平时乡里放贷,其实也就是一分五到两分,约定这个利息,我觉得大家都还是能接受的。”

    范镇问道:“平时乡里放贷,就只有一分五和两分?”

    陆晓生点点头道:“一分五和两分也能得不少钱,你若不借,自有别人会借。而在天灾之时,借钱的人变多了,一些大地主就会坐地起价,趁火打劫。”

    其实民间交易,不管是借钱,还是交易,都还是会遵循一个市场规则,平时百姓缺点钱,但又不是那种救命钱,这一分五息,到处都是。

    不可能说,我借个应个小急,去借百分之两百的利息。

    而富户也是图钱,所以他也知道,平时利息太高,百姓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