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58章 国产化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国产化肥 (第3/4页)

不能先不要这么牛?要是杜老板知道自己生产的这玩意儿稍作加工便可以当炸弹,他会不会想杀了我?

    刘浪现在可不再庆幸遇到了叶企孙了,而是苦恼的思索怎么给这位一个合理的解释。想糊弄一位物理大家,真的不容易啊!

    毕竟,刘浪要跟杜月笙合作的产品,是化肥,不是成批量生产炸药。

    没错,就是化肥,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的化肥,从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以来,花费了百余年时间,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在20世纪初,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施用化肥的土地,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四十到六十。

    可以说,化肥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全球的粮食产量。

    说是全球,可这里面还真不包括中国,近代中国悲催的轻工业连火柴盒都造不了,更别说还属于“高科技”的化肥了。化肥在近代中国,完全属于进口物资。

    前世的刘浪不是农学家,别说对解放前化肥的应用不知道,就是现代中国的化肥是怎么用的夜不清楚。可他是军人,而且是特种军人,他要学会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资做出能杀人的东西。

    比如,他可以用一点点汽油加上硫酸再加上镁粉额外再配上一颗嚼烂的口香糖,就可以做成一颗将一辆汽车生生烧成渣的微型凝固汽油弹。再比如,给他一袋含有硝酸铵成分的化肥,他就可以做成能将一辆最现代化坦克炸趴窝的超级炸弹。

    再加上叶企孙这位爷爷口中的科学巨匠的存在,刘浪特意学习几十年前这位首创的硝酸铵化肥变地雷的同时,对于化肥的制造和近百年来的应用特意研究了一下。

    没想到,会在这里派上用途。果然,老师从小就告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