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0章 (第1/4页)
其实原先聊城是有慈安堂的。 这部门,就类似于现代的孤儿院 公办养老院。 收的基本都是些孤寡的小孩和老人。 照理说,户部每年都会拨一点款项到州府,然后各个州府再下拨给各城各县。 但问题是。 大荣朝穷啊。 按照孙大人的回忆,他为官三十年,大概也就在刚当上县丞的那两年,拿到过两笔慈安堂的安置款。 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后来,他在聊城做了十几年的知府,接管知府衙门的时候,当时确实也有慈安堂。 但是那时候慈安堂的费用,基本上都是府衙和附郭县的县衙,贴补出来的。 但是这个经费也很有限,一年能贴补个百八十两,算是顶天了。 所以慈安堂里住的孤寡小孩和老人,基本都是除了能有个免费的住所之外,每天大概也只有一顿稀粥喝。 这些人基本上要么靠着一碗稀粥苟延残喘,要么就是自己想办法出去找吃的,总之一切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之后,聊州就接连发生了大旱、洪灾、匪灾,需要被救助的人越来越多。 直到前两年,慈安堂实在是救济不过来那么多人了,所以府衙索性就把慈安堂一关了事了。 听孙大人这么一说,陈冬月真想给这老登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